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二)专业代码 7308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表4-1: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专业名称 (代码)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举例 | 03 财经商贸类 | 730801物流服务与管理 | G类 GB/T 4754-201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5/4-2(GBM8-5) 仓储管理人员、运输服务人员 | 采购员 单证信息员 仓储保管员 装卸搬运员 车辆调度 运输调度 货运代理等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面向具有现代物流活动的工业、商业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服务于海西电子商务及轻工业产业经济,掌握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仓储、配送、运输、客户服务、电子商务物流、轻工业物流、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专业能力;具有物流岗位从业资格,能够从事仓储、生产计划、物流配送、客服营销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配合精神; (3)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4)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责任心; (5)具备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6)具有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7)具有探索新技术和自学新知识能力; (8)具有计划和决策的能力; (9)具有开拓、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时间管理能力 (11)具有客观评价的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列举常见的物流类型,描述物流的行业现状、物流业态及基本功能,知晓物流企业的典型职能部门和岗位要求; (2)能从事入库、在库管理、出库、退货处理等仓储业务工作; (3)能分析市场,从事物流企业客户开发等营销活动; (4)能从事进货、储存、配货、配送等配送业务工作; (5)能正确制作、填写、整理物流活动相关单据; (6)能在物流活动中正确使用叉车,会进行简单维护及保养; (7)能接待来访客户,初步对各类客户的投诉与异议进行处理,协调与维护客户关系; (8)会操作物流管理软件,能熟练进行物流信息的处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顶岗实习。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模块和文化学科模块,符合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实训课。 顶岗实习应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到物流服务与管理职业岗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 (一)公共基础课 1.思想政治模块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40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40 | 3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40 | 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40 | 5 | 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45 | 6 | 历史(基础模块-世界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7 | 7 | 历史(拓展模块-自主开发)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8 | 8 | 公共艺术(国学、音乐、舞蹈、书法、礼仪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0 | 9 | 人文素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0 | 10 | 创新创业指导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0 |
2.文化学科模块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00 | 2 | 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60 | 3 | 语文(基础模块)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44 | 4 | 语文(职业模块)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54 | 5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40 | 6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40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现代物流基础 | 主要研究物品在流通领域的动态流转过程,揭示物流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以及研究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等,是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关物流的最基本的内涵,为以后学习本专业相关学科内容及系统学习物流的知识打下一个基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初步了解现代物流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使学生正确地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和物流系统管理技术,掌握物流作业流程中各环节的基本操作、技能知识,培养学生在物流企业中实际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 80 | 2 | 物流单证 | 主要培养就业岗位为物流一线业务的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员、国际理货员、单证员、国际商务谈判员,其核心能力为物流中相关贸易、运输、报关、报检及谈判能力的应用。要求能够正确的填写仓储管理单证、货物运输与保险中所需的单证、货物出入境中所需的单证以及物流结算中所需单证的填写;能有发现及处理错误的单证;能有正确有效的进行国内、国际、网上物流结算;掌握会计基础相关知识;能够完成财务报销单、支出凭单、借款单的填写。 | 80 | 3 | 运输作业实务 | 是从事物流运输各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要求了解车辆配载原理,会计算容载量;能够完成客户告知、业务受理等接单业务;会根据客户订单进行配货;能够进行接单作业、包装作业、分拣作业等分拣业务;掌握车辆调度相关知识;能够进行客户异议的处理;能够完成退货处理;会使用配送作业相关工具与设备;能够制定配送路线;能够对货物进行盘点,记录结果。 | 80 | 4 | 仓储与配送实务 | 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仓储专业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业班组负责人、部门主管及业务经理等仓储配送人才的必修技能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合同签订、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响应客户投诉等作业任务,并能够以较强的成本意识、科学的评估手段来策划和优化仓储过程管理与控制。要求掌握单证缮制、填写相关知识;熟悉商品信息(编码、品名、规格等)与质量检验相关知识;掌握货物堆码技术及容量体积计算相关知识;掌握入库、在库管理、出库、退货业务流程相关知识;会使用仓库装卸搬运设备;熟悉仓储各作业环节中一般异常情况处理办法;熟悉货物储存分区、分类、货位编号等相关知识;掌握在库货物养护相关知识;掌握仓库安全作业、消防器材使用等相关知识;熟悉电子标签拣选相关知识;了解WMS仓储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了解客户退货理由核实办法;熟悉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能够与搬运工人和司机沟通,顺利完成和货物的装载和配送任务。 | 160 | 5 | 物流客户服务 | 本课程讲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如何树立市场导向的观念,以客户为中心,制定客户服务的经营战略,以服务的意识、服务的理念和服务的行为去经营物流业务,从事物流活动,高质量地提供给客户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加强客户服务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能够了解物流客户服务的岗位要求,熟悉物流活动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客服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学生能够完成接听电话与收发传真、搜集整理物流客户信息、建立和管理客户档案、接待物流客户、处理物流客户投诉和回访物流客户等具体工作任务;能够独立操作订单处理任务;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电子邮箱和现代及时通讯软件进行客户服务咨询与管理; | 40 | 6 | 物流信息技术 | 是一门吸收和运用物流管理科学、信息技术科学有关成果,研究物流管理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具有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与时俱进的特点。要求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概述;掌握物流信息自动识别技术;学习网络与通信技术;了解空间信息技术;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新技术应用。 | 40 | 7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要求学生熟悉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采购的谈判和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及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计划与预算管理、供应商管理及信息调研、采购的谈判技巧和合同制定与管理方法、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的工作要点;初步具备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流程分析企业采购活动,并管理的采购业务。 | 80 |
2.专业技能(方向)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第三方物流 | 要求学生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管理策略,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实际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和巩固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拟系统软件,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基本的运作流程。 | 160 | 2 | 电商物流 | 是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技术、理论基础课程。它既包含了对传统营销模式、谈判磋商模式以及合同,法律安全等方面知识的发展,同时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依托,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20世纪末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社会的各个领域开辟了全新天地,互联网投入商业化运营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研究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理论、模式、方法,回答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发展中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 | 120 | 3 | 国际货代 |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要求学生能够开发客户资源;能够确认和处理客户订单;能够制作国际集装箱运输单证;能够制作国际空运、铁路运、国际多式联运等单证。 | 120 |
3.实训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物流设备应用 | 该课程具有学科新、发展快,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综合性强等特点。它涉及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储存、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环节所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工具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各种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特点、技术参数、操作方法、管理手段等。 | 40 | 2 | 快递实务 | 为快递及相关物流企业的收派、分拣、客服以及管理岗位培养具有踏实工作、勇于负责的职业素质以及全面掌握快递业务本流程、熟练操作快递各个业务环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能够顺利完成国内同城、异地以及国际快递各种情境下从接单、收件、分拣、派送到查询与投诉整个工作流程的快递业务全流程操作,培养学生在实际运作中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 80 | 3 | 叉车操作与维护 | 本课程是叉车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要求了解叉车的概念、分类;掌握叉车安全操作规范及事故预防相关知识;能够完成叉车起步准备、通道驾驶、入库停车等基础驾驶作业;能够完成侧方移位、绕桩作业、场地综合作业等分项作业;了解叉车属具的分类与特点;了解叉车叉卸作业的基本知识;会对叉车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能够完成简单的叉车故障排除。 | 160 | 4 | 仓储与配送实训 | 掌握入库、在库管理、出库、退货业务流程相关知识;会使用仓库装卸搬运设备;熟悉仓储各作业环节中一般异常情况处理办法;熟悉货物储存分区、分类、货位编号等相关知识;掌握在库货物养护相关知识;掌握仓库安全作业、消防器材使用等相关知识;熟悉电子标签拣选相关知识;了解WMS仓储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了解客户退货理由核实办法;熟悉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能够与搬运工人和司机沟通,顺利完成和货物的装载和配送任务。 | 80 | 5 | 运输作业实务 | 要求了解车辆配载原理,会计算容载量;能够完成客户告知、业务受理等接单业务;会根据客户订单进行配货;能够进行接单作业、包装作业、分拣作业等分拣业务;掌握车辆调度相关知识;能够进行客户异议的处理;能够完成退货处理;会使用配送作业相关工具与设备;能够制定配送路线;能够对货物进行盘点,记录结果。 | 80 |
(三)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掌握印刷生产的工艺流程,初步掌握印前图像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相关工艺操作技能,实际体验职业现场环境,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控制和管理情况。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期周时数/学分*20周) | 评价方式 | 学年学期安排课程时数 | 总计 | 课堂模式 | 学分 | 考试(学业水平考) (学期) | 考查(技能鉴定) (学期)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理论 讲解 | 实践 操作 | 1 | 2 | 3 | 4 | 5 | 6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公 共 基 础 课 | 思想政治模块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40 | 40 |
| 2 | 4 |
| 2 |
|
|
|
|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40 | 40 |
| 2 | 4 |
|
| 2 |
|
|
|
| 3 | 哲学与人生 | 40 | 40 |
| 2 | 4 |
|
|
| 2 |
|
|
| 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40 | 40 |
| 2 | 4 |
|
|
|
| 2 |
|
| 5 | 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 | 45 | 45 |
| 2 |
|
|
|
|
|
| 2 |
| 6 | 历史(基础模块-世界历史) | 27 | 27 |
| 1 |
|
|
|
|
|
| 1 |
| 7 | 历史(拓展模块-自主开发) | 18 | 18 |
| 1 |
|
|
|
|
|
| 1 |
| 8 | 公共艺术(国学、音乐、舞蹈、书法、礼仪等) | 20 | 20 |
| 1 |
|
|
|
|
|
| 1 |
| 9 | 人文素养 | 20 | 20 |
| 1 |
|
|
|
|
|
| 1 |
| 10 | 创新创业指导 | 20 | 20 |
| 2 |
|
|
|
|
|
| 2 |
| 文化学科模块 | 11 | 体育与健康 | 200 | 40 | 160 | 10 |
|
| 2 | 2 | 2 | 2 | 2 |
| 12 | 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 | 160 | 80 | 80 | 8 | 2 |
| 4 | 4 |
|
|
|
| 13 | 语文(基础模块) | 144 | 144 | 0 | 6 | 4 |
| 3 | 3 |
|
|
|
| 14 | 语文(职业模块) | 54 | 54 | 0 | 6 | 4 |
|
|
| 3 | 3 |
|
| 15 | 数学 | 240 | 240 |
| 12 | 4 |
| 3 | 3 | 3 | 3 |
|
| 16 | 英语 | 240 | 240 |
| 12 | 4 |
| 3 | 3 | 3 | 3 |
|
| 公共基础课时小计 | 1348 | 1108 | 240 | 70 |
|
| 17 | 17 | 13 | 13 | 10 |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核心课 | 1 | 现代物流基础 | 160 | 100 | 60 | 8 | 2 |
| 4 | 4 |
|
|
|
| 2 | 物流单证 | 160 | 20 | 140 | 8 |
| 3 | 4 | 4 |
|
|
|
| 3 | 运输作业实务 | 240 | 40 | 200 | 12 |
|
|
|
| 6 | 6 |
|
| 4 | 仓储与配送实务 | 120 | 20 | 100 | 6 |
|
| 4 | 2 |
| 4 |
|
| 5 | 物流客户服务 | 60 | 40 | 20 | 3 |
|
|
|
|
|
| 3 |
| 6 | 物流信息技术 | 80 | 20 | 60 | 4 |
|
|
|
|
|
| 4 |
| 7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40 | 30 | 10 | 2 |
|
|
|
|
|
| 2 |
| 专业核心课小计 | 860 | 270 | 590 | 43 |
|
|
|
|
|
|
|    
| 专业技能(方向)课 | 1 | 第三方物流 | 80 | 20 | 60 | 4 |
|
|
|
| 4 |
|
|
| 2 | 电商物流 | 120 | 0 | 120 | 6 |
|
|
| 6 |
|
|
|    
| 3 | 国际货代 | 120 | 0 | 120 | 6 |
|
|
|
|
| 6 |
|
| 专业(技能)方向课小计 | 320 | 20 | 300 | 16 |
|
|
|
|
|
|
|
| 实 训 课 | 1 | 物流设备应用 | 560 | 0 | 560 | 28 |
|
| 4 | 6 | 6 | 6 | 6 |
| 2 | 快递实务 | 160 | 0 | 160 | 8 |
|
|
|
| 4 | 4 |
|
| 3 | 叉车操作与维护 | 80 | 0 | 80 | 4 |
|
|
|
|
|
| 4 |
| 4 | 仓储与配送实训 | 80 | 0 | 80 | 4 |
|
|
|
|
|
| 4 |
| 实训课小计 | 880 | 0 | 880 | 44 |
|
|
|
|
|
|
|
| 专业技能课小计 | 2060 | 290 | 1770 | 95 |
|
| 16 | 16 | 20 | 20 | 23 |
| 顶岗实习 | 660 |
| 660 | 33 |
|
|
|
|
|
|
| 33 | 合 计 | 3948 | 1398 | 2550 | 198 | 周课时 | 33 | 33 | 33 | 33 | 33 | 33 |
说明: 1.综合实训根据实际考核时间安排。 2. 下企业实践在寒暑假进行,由企业鉴定,企业鉴定不合格不得分。实践企业可由学校指定,也可由学生自行选择,学生自选企业必须有学校的确认。 3.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二)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 为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了“分段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职业基础课程在校内完成,部分核心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实现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分段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每个阶段学习内容、能力培养、教学要求等运行与实施过程如下: (1)第一学期在学校完成绝大部分职业基础课程和部分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以理论为主、职业基础课程理论+实训、部分职业核心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能力,同时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关键能力。 (2)第二学期在校内教学及实训场所完成部分职业核心课程和岗位基本技能的学习。在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安排教学实习,其特点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部分职业工作,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进一步形成学生的关键能力。 (3)第三、第四、第五学期一方面继续在校完成部分职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在企业真实生产岗位上进行生产性实训,每个学生有专门的企业外聘教师指导。 (4)第六学期进行带薪顶岗实习(企业):学生分散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形成,顶岗实习我们推行了目标化、任务化、成果化的管理。 在学生实习的管理上,依托企业参与,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强化生产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过程跟踪,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生产实训管理制度等管理性文件,明确校企双方的权限、分工和职责;充实顶岗实习、生产实训工作程序、考核办法等程序文件,健全顶岗实习、生产实训、出勤率、合格率、产量、工作态度等考核点的作业文件记录.加强系企联席会议制度,对实训(或培训)、实习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考核办法等内容进行内部审核,质量反馈,确保教学质量体系正常有效运转。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教师应能实施培养要求中规定的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成课程,组织教学和实施相应的考核评价,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经过行业、企业培训。应根据专业课程开设的需求,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企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外聘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参与学校教学与实践活动指导。 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不高于18:1。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 校内实训条件 (1)仓储与配送中心 表10仓储与配送中心设备清单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仓储管理系统 | 1套 |
| 2 | 手持终端 | 3台 |
| 3 | 托盘货架 | 4组 |
| 4 | 周转箱 | 30个 |
| 5 | 龙工CDD10B半电动堆垛车 | 2辆 |
| 6 | 轻型货架 | 2组 |
| 7 | 液压托盘车 | 4辆 |
| 8 | 托盘 | 20个 |
| 9 | 流利货架 | 2组 |
| 10 | 半自动打包机 | 2台 |
| 11 | 实训纸箱 | 1000个 |
| 12 | 普通打印机 | 3台 |
| 13 | 条码打印机 | 1台 |
| 14 | 无动力输送线 | 1条 |
| 15 | 物流箱 | 3个 |
| 16 | 电脑 | 5台 |
| 17 | 无线路由器 | 2个 |
| 18 | 电子标签 | 1套 |
| 19 | 全电动托盘车 | 2辆 |
| 20 | 工业级托盘货架 | 1套 |
| 21 | 立柱工业级托盘堆垛机 | 1套 |
| 22 | 工业级托盘堆垛机控制系统 | 1套 |
| 23 | 安全滑触线 | 1套 |
| 24 | 红外通讯器 | 1套 |
| 25 | 激光测距 | 1套 |
| 26 | 传感器系统 | 1套 |
| 27 | 出入货台 | 1套 |
| 28 | 动力辊筒输送链 | 2套 |
| 29 | LED显示屏 | 1套 |
| 30 | ★连锁配送信息管理软件 | 1套 |
| 31 | 输送链控制柜 | 1套 |
| 32 | 系统控制软件 | 1套 |
| 33 | 库位智能识别系统 | 1套 |
| 34 | 传感器系统 | 1套 |
| 35 | 工业级分拣机 | 1套 |
| 36 | 分拣出口 | 1套 |
| 37 | 输送链控制柜 | 1套 |
| 38 | 倍速输送链(生产线) | 2套 |
| 39 | 积放滚筒输送线 | 1套 |
| 40 | 移载机构 | 2套 |
| 41 | 工位工椅 | 8套 |
| 42 | ★商业ERP信息管理软件 | 1套 |
| 43 | 装配工件 | 20套 |
| 44 | 工位配套灯光 | 8套 |
| 45 | 工位配套电子看板 | 8套 |
| 46 | 生产工位RFID | 8套 |
| 47 | 915M RFID写卡器 | 1套 |
| 48 | 智能传感器 | 1套 |
| 49 | 电器控制柜 | 1套 |
| 50 | 国际物流综合业务虚拟平台 | 1套 |
|
(2)物流单证 表11物流单证实训室设备清单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物流单证软件 | 1套 |
| 2 | 第三方物流软件 | 1套 |
| 3 | 惠普电脑+多媒体投影设备 | 20台 |
| 4 | 吧台 | 1套 |
| 5 | 旋转椅 | 10把 |
| 6 | 电脑桌 | 12张 |
|
(3)叉车实训 表12叉车实训设备清单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龙工型号电瓶式叉车 | 1辆 |
| 2 | 杭州柴油叉车 | 1辆 |
| 3 | 托盘 | 20个 |
| 4 | 托盘货架 | 2组 |
| 5 | 叉车障碍杆 | 250根 |
|
2. 校外实训条件 实训和顶岗实习时我校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成败,为了能够培养符合区域物流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才能保证时间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得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和真实的岗位上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本专业建立了下列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 基地名称 | 主要功能 | 可容纳学生数 | 1 | 晋江邮政局速递物流公司 | 快递类 | 30 | 2 | 福建骏泰物流有限公司 | 第三方物流 | 30 | 3 | 百世物流有限公司 | 快递类 | 30 | 4 | 鸿仓供应链 | 电商物流 | 30 |
(三)教学资源 在教材选用上,优先选用国家规范教材,其次选择行业内规范教材,在无对应规范教材,应经研究慎重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教材,对实训类教材,在符合相关教材编写要求的同时经所在学校审定后使用校本教材。 专业应配备相关的专业图书、期刊杂志以及相关数字资源等,丰富教学资源和专业学习需要。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省厅学业水平考试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教学,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及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围绕印刷包装核心能力培养,通过印前设计实训、印刷工序实训等环节开展实践训练,达到提升职业能力的目的。对于知识性、理论性教学内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对比教学等方法;对于方法、技能性教学内容,建议采用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五)学习评价 1.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学生、老师、家长、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多元主体德育评价体系。 2.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体,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规范纳入课程成绩评价范围,形成日常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 3.以职业资格鉴定为基础,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资格证书替代一定的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 4.以行业、企业评价标准为依据,形成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和实化学生顶岗实习教学内容要求。 (六)质量管理 依据本标准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顶岗实习原则上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学校要加强实习学生的日常跟踪管理,为学生办理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 学校在本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时,应保证必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合作企业要求将现代学徒制特设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实施。 九、毕业要求 1.符合学校德育要求,未触国家犯法律法规,; 2.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时学分; 3.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企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4.通过省学业水平考试; 5.取得至少一个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6.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