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幼儿保育 (二)专业代码 77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学前教育三年制毕业生主要面向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托儿所﹑早教﹑学前班)从事教学与保育工作,也可以应聘社区幼教人员、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社会办学机构等相关岗位的工作。 具有保育员证或育婴师证、普通话二级乙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教学技能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反思能力,能够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爱儿童,爱集体,能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以及工作上踏实肯干、业务上刻苦钻研的精神,修养与品德俱佳。 2、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 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具有从事幼教工作所必需的艺术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学反思技能;社会活动的技能;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专业自我扩展能力。 3、身心方面: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六、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合作,园—校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知名公办幼儿园长效合作机制,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制定实训计划,管理办法,见习、实习结束后写总结,让学生学以致用。 七 、课程设置及要求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模块和文化学科模块,符合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实训课。 顶岗实习应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到晋江市相关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参加顶岗实习。 (一)公共基础课 1.思想政治模块
2.文化学科模块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2.专业技能(方向)课
3.实训课
(三) 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掌握印刷生产的工艺流程,初步掌握印前图像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相关工艺操作技能,实际体验职业现场环境,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控制和管理情况。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说明: 1.综合实训根据实际考核时间安排。 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为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了“分段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职业基础课程在校内完成,部分核心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实现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分段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每个阶段学习内容、能力培养、教学要求等运行与实施过程如下: (1)第一学期在学校完成绝大部分职业基础课程和部分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以理论为主、职业基础课程理论+实训、部分职业核心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能力,同时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关键能力,在幼儿园进行一天的认知见习。 (2)第二学期、第三、第四、在校内教学及实训场所完成部分职业核心课程和岗位基本技能的学习。在校外实训基地(幼儿园)安排教学见习,其特点是在学习中学会部分职业特点,进行专题观摩,进一步形成学生的关键能力。 (3)第五学期一方面继续在校完成部分职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在幼儿园真实实训,每个学生有专门的企业指导教师,有目标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4)第六学期进行带薪顶岗实习(幼儿园):学生分散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形成,顶岗实习推行了目标化、任务化的管理。 在学生实习的管理上,依托幼儿园参与,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主、参与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强过程跟踪,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训管理制度等管理性文件,明确校企双方的权限、分工和职责;实习结束对学生实习考核,健全实习,确保教学质量体系正常有效运行。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条件 表9-1:校内实训条件
2. 校外实训条件 本专业应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已建成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10所,主要可开展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实践教学项目。
表9-2:校外实训条件 (三)教学资源 在教材选用上,优先选用国家规范教材,其次选择行业内规范教材,在无对应规范教材,应经研究慎重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教材,对实训类教材,在符合相关教材编写要求的同时经所在学校审定后使用校本教材。 专业应配备相关的专业图书、期刊杂志以及相关数字资源等,丰富教学资源和专业学习需要。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省厅学业水平考试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教学,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及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围绕印刷包装核心能力培养,通过印前设计实训、印刷工序实训等环节开展实践训练,达到提升职业能力的目的。对于知识性、理论性教学内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对比教学等方法;对于方法、技能性教学内容,建议采用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五)学习评价 1.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学生、老师、家长、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多元主体德育评价体系。 2.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体,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规范纳入课程成绩评价范围,形成日常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 3.以职业资格鉴定为基础,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资格证书替代一定的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具体要求: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工作由各部长负责。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安排班级全体学生对本班任课教师进行认真评价,评价结果由各部长报教务处。 学生评价安排在每学期第18—19周集中进行。 2.教师履行教学工作规范情况评价 教研组评价组根据本组教学“三查”(期初、期中与期末)结果和教师上交资料情况记录等,对本组的每一位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各教研组统计汇总,于期末考试结束后一周内报教务处。 (六)质量管理 依据本标准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顶岗实习原则上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学校要加强实习学生的日常跟踪管理,为学生办理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 学校在本专业开展订单培养时,应保证必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合作企业要求将订单特设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实施。 十、毕业要求 1.符合学校德育要求,未触国家犯法律法规; 2.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时学分; 3.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企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4.通过省学业水平考试; 5.取得至少一个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即拿到幼儿教师口语二级乙证书、育婴师或保育员鉴定证书、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 6.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
请关注“晋兴职校”微信公众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本站):0595-85852250;举报邮箱:jjsjxzx@163.com
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闽ICP备15025337号-2 技术支持:厦门叁壹教育有限公司